在論壇現場創新產品展示區,一款新一代全麻誘導的氣道工具——鳴人喉罩(多功能喉罩)展板前,吸引了多位與會者駐足。鳴人喉罩又稱四代喉罩或多功能喉罩,是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教授田鳴與駝人集團在傳統喉罩的基礎上合作創新開發的一款新產品,具有多項獨家專利。
據眾聯共創平臺負責人劉艷紅介紹,此款多功能喉罩以氣管插管導向裝置設計最為突出,該產品為單獨注冊產品,具有較高的生物相容性,插管成功率高達95%,在臨床上取得廣泛應用推廣,為解決臨床急救、氣管插管困難等問題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專利分析展區以全國各個省份為單位,集中展示了當地醫院國內專利分析與創新成果轉化政策情況,圖文并茂,參會觀眾不僅可以直觀了解到各省份醫院的專利類型及有效性、法律狀態、申請人排名、各地市排名、技術構成功效、技術功效價值度等專利現狀,還可以深入學習各地創新成果轉化政策,為后續創新研發汲取靈感,奠定基礎。
另外,會議現場還設置了創新達人展示區、創新企業展示區、醫工項目展示區等不同主題創新展區。上千個創新展板向參會嘉賓展示了征集篩選出的醫療器械臨床優質項目,這些創新轉化成果、想法,涵蓋低耗、高耗設備和體外診斷設備等多個類別,項目來源全國近600家醫院。
創新項目交流活動與企業創新成果交流活動也同期舉行,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福建省立醫院等醫療機構的20余個創新項目與北京仰生恒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河南翔宇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柏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創新企業進行面對面交流,洽談簽約意向合作項目。
目前,隨著我國醫療專利數量快速增長,創新轉化氛圍越來越濃,創新成果轉化需求正在逐步增多。然而,臨床科技成果轉化是技術與經濟活動相互作用的復雜過程,從靈感迸發到專利市場化的過程需要翻過研發、注冊、招標、醫保、進院等多道關卡,解決法律保障、專利保護、產業對接等多重難題,在多個機構的密切合作下才能讓臨床醫護人員的經驗產生最大價值。
眾聯共創醫療器械創新服務平臺是由駝人集團牽頭,業界多家知名企業和醫療機構共同發起籌建,旨在促進臨床優質創新項目轉化交易的一站式醫療機構服務平臺。平臺于2022年9月份成立,目前已吸引30000余項醫療器械創新項目、500余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累計舉辦了50余場產學研用創新項目醫企對接活動。
主論壇上,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汪德海,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高級研修學院研修四部主任弓志軍,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朱寶庫,北京鷹瞳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醫學官陳羽中就醫療機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醫療器械監管中的創新注冊、“政產學研”相結合模式推進大健康方向功能膜材料產業的發展、人工智能器械的創新探索作主題報告,共同探索新形勢下科技創新項目轉化發展愿景。
此次論壇由河南省醫院協會、河南省醫療器械商會主辦,眾聯共創醫療器械創新服務平臺、國際醫療器械交易中心承辦,中國醫學博物館、駝人集團協辦;以“融合創新發展,助力健康中國”為主題,聚焦國內醫療科技創新成果研發,旨在進一步提高醫院服務能力和醫療技術水平,激發衛生技術人員研發動力,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助力醫療器械產業創新發展。
當日,400余位臨床創新達人、300余家創新企業齊聚一堂;1000余項臨床創新項目、600余項創新轉化成果現場展出,與會者帶著各自需求面對面交流,共商醫療器械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大計。
國創育成醫療器械發展(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浩說,此次參會,收獲頗豐,為醫療機構搭建創新供給端,為生產企業搭建需求端,為醫護人員和生產企業在創新轉化方面的合作交流提供服務,進一步推動了政、產、學、研、用的深度合作,為高端智能醫療器械的創新研發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